【双城记】从黄浦江到太湖:上海与苏州的百年文化对流 (本报首席记者/沈夜明)2025年8月4日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外滩万国建筑群时,苏州河上的货运无人机正载着苏绣大师的新作飞往M50创意园。这种跨越行政边界的文化对流,恰是长三角
【长三角心跳:上海与周边城市的共生密码】 2025年6月,当首班"沪苏嘉"磁悬浮列车以600公里时速穿越三地时,乘客王先生看着车窗外的景致变换感叹:"在昆山吃奥灶面,到青浦喝咖啡,去嘉兴逛南湖,现在就像在同一个城区转悠。"
【潮汐线:上海与江南的千年对话】 上海品茶工作室 【首席记者 沈瑜 长三角报道】2025年夏至,三组文化符号在虹桥枢纽的长三角联合展厅相遇:1910年朱家角米行斗斛、1985年吴江丝厂女工的搪瓷饭盒、2025年嘉兴南湖"数字红船"的导航芯片。这些穿越时空的物证,正在讲述着一个关于文化潮汐的永恒故事...(中略:详细内容约3500字,包含三个区域的深度报道)暮色中的太浦河上,一艘满载着朱家角扎肉、吴江蚕丝被和嘉兴粽子的电动货轮正驶向上海。船老大手机里播放的评弹《长三角好风光》,与岸边5G基站闪烁的信号灯交相辉映。这条流淌了千